第4章 不速之人(1)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天空如同被厚重的铅云覆盖,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紫阳书院的古朴门楼前,一道孤傲的身影背负着古剑,缓缓步出,那便是陆重。他的长衫灰暗而朴素,那柄古剑在阳光下闪着斑驳的锈迹,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传奇。

“陆重,真非走不可?”书院的门槛上,曾子敬追问道,“就没有挽回余地吗?今年不考,延迟到明天再考也行啊。去求一求长老,去求一求你说过的那个师范呢?”

提到师范,陆重停步。师范是个神秘的人物,从来没有人见过他。就连陆重,每次授课时也只在每个月圆之夜,竹海之中。

三年前的一个夏夜,月色如水。陆重习武以后,又去后山演武场去收拾了教具。这是他跟长老申请来的,陆重并不富裕,他没有父母资助,只有自己去申请负责演武场的清洁任务,每个月末能多得半两碎银。

那夜,他正将弓箭和长刀整理入库,拾起地上最后一柄木剑时,后山的竹海中突然传来阵阵剑鸣,陆重被这神秘的声音吸引,踏入了竹林深处。初入竹海,竹影斑驳,竹叶被剑气卷起,如同狂龙在巨海倒腾,竟然出现了咆哮声。

等到竹影安定,在“古阳书院”四个大字的残门之下,他第一次见到了师范——身着青衫,面容像是笼罩着一层雾气的中年人,他的眼神如同寒星,扫过陆重的时候像是比星辰还要耀眼,还要深邃。师范并未多言,只是递给陆重一把锈迹斑驳的铁剑,示意他跟随自己的动作演练一番。

也就是从那夜起,陆重每逢月夜就来竹海习剑。除了曾子敬,他从未对人提起过。庞先起也旁敲侧击从长老口中探听过,皆不知此人存在。

师范的剑法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变化,每一次挥剑都恰到好处,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师范从不谈论自己的过去,也不问陆重的来历,他们之间只有剑与剑的交流。在师范的指导下,陆重的剑法日益精进,他开始明白,剑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命深层次理解的体现。

第一次相遇时师范曾说:“剑,是极刚极正的器物,剑道就是处世之道,剑随心走,意在剑先。修身正了,即便不会用剑的人,持剑也不会走偏。”

能慎独则百邪不侵。师范单独授业,也是练他的慎独功夫。

想到这里,陈重目光如炬,凝视着曾子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哀愁:“老曾,我必须离开。天不留人人自去,终是要离别的。紫阳书院是我心中的圣地,我会记住它的,也记住你们。”

曾子敬向来爽朗,磅礴身躯也眼眶微红,他语气梗塞:“你的施学之才,你的济世抱负,我们说好的要做一番大事啊,就这样放弃了吗?”

陆重轻轻摇头,笑容中带着苦涩:“老曾,你这么问我倒是想起来师范说的一句话,他问我,自秦起,至汉隋唐宋,武道渐弱。中唐之时,甚至一度存有武禁。百姓家的刀兵都要登记造册,不能私藏。到了群雄割据,殃及百姓的时候,以释家功夫著称的少林,只有木棍僧兵抗击。武道种子几近灭绝,学武二字,何其难也?我答不上来。”

“我也答不上来,这好像就不是个问题啊。”曾子敬挠了挠头。

“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必定会被更强的武力推翻。跟小说故事不同,世上的问题从来不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的。所以,衍圣公文道昌隆,从古至今儒家越来越盛,释家道家还有法家各种门派几近消亡。因为武,从来不是解锁的钥匙,而是捍卫钥匙的那只有力的胳膊。只有道理,才是钥匙。”陆重坦然说道。

“你讲话越来越有水平了。怎么才过一夜,你变了这么多?”

“想了一夜刚想通,可惜,没机会把这个答案告诉师范了,他不见我了。”陆重面带微笑,神情萧索。

曾子敬还想再说,但陆重的决绝让他明白,任何话语都是徒劳。于是曾子敬塞给陈重一个包裹,陆重掂了掂,放在路边摇摇头走了。

陆重沿着荒芜的官道,孤独地向北行进。他要亲身体验一番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的感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瞧不起坐车游山玩水说是游学的人,也自然不让自己乘马坐轿去漠北投军。于是他拒绝了曾子敬的资助,那个包裹里正是五十两一锭的京州锭,码的整整齐齐,是曾子敬平日里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陆重知道。

他背着重剑,虽然打定主意要躬行吃苦,步伐坚定,心思却如秋水般波涛汹涌。沿途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却无法抚平他心中的迷茫。每当夜幕低垂,他都会仰望星空,说是寻路看方向,其实又何尝不是寻找他自己的方向呢?

又是半个月过去,一个夜里,陆重在一家破旧的客栈中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者。老者衣衫褴褛,但眼中透露出的光芒却让人不容小觑。他独坐在角落,自斟自饮。

“年轻人,看你满面愁容,可是心中有事?”老者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暖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谁让他修仙的!绝色倾城:女配逆袭修仙记人在综武写日记,女神全变女神经你修仙,我修功德值两界穿梭:我靠杀敌转化悟性值我在凡人的修仙日记召唤大佬这个人仙太过正经轮回在苦境武侠:魔教第一浪子,刷脸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