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泥足深陷(二) (1/4)

+A -A
换源:
节点六

  --------------------------------------------------------------------------------------------------

日记:

.

2001年2月7日……星期三……晴

.

天气预报报告今天会下雪,结果阳光灿烂。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的最后一天,从衣柜里翻出妈妈很久以前的一件蓝色呢子大衣套上,放下齐腰长发披在肩上,戴上妈妈的蓝色贝雷帽,围上白围巾,准备去姥姥家吃饭。爸爸看见,称赞我像年轻时的妈妈一样漂亮。我笑了笑,没说什么。有自知之明的我知道我没妈妈好看。

午饭后,在街上逛了逛,看了会杂耍和卖艺的,便回家写作业。乐为打电话来约我去滑旱冰,我说我在写作业,让他先上家里来,等我写完了再说。于是我边写作业边与他聊天,天南海北、古今中外什么都聊,感觉很放松,和陶然不一样,可能他的定位是哥哥吧。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说起上次越野赛跑他拉着我跑的事被蒋天乐看见了,然后添油加醋地告诉了陶然,乐为听到这坏笑道:“嘿嘿嘿,我是你哥!要不要我去跟他解释一下?!”

“要死啊!有什么好解释的?没事找事!”我嗔笑着翻给他一个白眼。

“老实说,昨天你从我家走,是不是去找陶然了?”他一副洞察天机的样子说道。

我不想让别人把我一眼看穿,也不想像艺婷那样向他寻求男性看待问题的视角,便笑着狡辩道:“没有啊,你们要去滑冰我不会,天气又那么冷,我不回来干嘛?!”

“你不会我可以教你啊,只要不怕摔,肯定能教会。很简单的!写完没?别写了,玩完回来再写,作业什么时候不能写?!”他大包大揽道。

“我怕摔啊!”我还是有些担心。

“没事的!交给我,走啦走啦!”他催促。

小学时外地调来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当班主任,上课时他会给我们讲课本上没有的故事、教我们唱流行歌,没有老师的架子,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受爱戴。他让学生捐书建立班级图书馆,在班级内实行借阅。作为图书管理员,我知道“图书馆”里最火借阅量最高的书永远是漫画。他还制定了各种奇葩的管理制度,通过捡垃圾、打扫卫生、写一定字数的“认识”(他对检讨书的称呼)处罚不守规矩的学生。他与其他那些古板、教学手段简单、动不动体罚学生的老师相比,随便一个骚操作都显得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放学后,在学校的水泥操场里倒滑旱冰则是他另一件特立独行的事。他在倒滑中时不时还会加点旋转、转身之类的技巧。那是我第一次看人滑冰,从那时起,滑冰在我心里便与新鲜、时髦划上了等号。

室内旱冰场在不夜天楼上,全场铺着木地板,除了租滑冰鞋卖饮料的吧台和窗户,满墙装着玻璃镜子,四周一米左右高安装了扶手栏杆,屋顶角落里有音箱,正中有个圆形灯球。下午五楼的室内加上镜子的加持很亮敞,场内已经有了好几个染头发、抽烟、小混混模样的男孩在滑了,他们时不时撸起的小臂上有些能看到刺青。

这是我第一次到这种场所,也是第一次滑旱冰。租的旱冰鞋与小学语文老师当年穿的那种把轮子焊在可伸缩的铁架下再用绳子捆绑到运动鞋上的组装鞋不同,鞋和双排四轮支架是一体的。鞋分不同尺码,拿着分量很沉,全封闭皮质鞋里潮湿,散发着阵阵脚臭味。还好乐为经验丰富,提前让我带了几个干净塑料袋。把塑料袋套在袜子外再穿进旱冰鞋里,即使有点闷,也觉得塑料袋的防护很有必要。乐为滑得丝滑平稳,轻松自由,行云流水如云中燕,而我却连不靠辅助站起来都做不到,怕摔压根不敢滑,只能紧紧地握着墙边的栏杆,一步一步缓慢挪动,沉重如变形金刚,笨拙迟缓还不如在陆地上行走的企鹅。乐为见我行动困难,笑着滑到我身边,耐心讲解、示范,教我如何迈八字步,如何控制重心。他倒着滑扶我,让我一步步熟悉在滑动中变换重心。我怕摔,把他的手紧紧地攥着,有几次把他拉得差点摔倒,他也并不恼,一面鼓励我说我学得快,一面稳稳地拉着我让我放心。他笑着讲他第一次滑冰的糗事,讲其他人一些搞笑的事,他的笑像热水上蒸腾的蒸汽,微微的,柔和温润,真像个哥哥。

渐渐地,我找到了滑冰的窍门,在乐为带着我滑了几圈后,终于敢放手自己在离墙不远处慢慢滑了。乐为又恢复成平常顽皮的样子,吐槽我的打扮,并趁我不备,拿走了我头顶的帽子。我也懒得与他斗嘴,心有所想地惦记着别的事,在几块松动地板的“陷害”下摔了两跤,木地板的确摔得不疼。不多久后,我吵吵着要走:“走吧走吧,差不多了,我滑不动了!”

“这才滑了多久?会滑了就要多练习!”他教育道。

“走吧走吧,我怕摔!而且我不喜欢这种氛围。”我递给他个眼神,看看那边几个抽烟纹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圣光贵族学院的花美男们趁校花家里穷,忽悠她当女朋友邻家姐妹竟是情敌季少家的小辣椒飒爆了我家竹马又又又吃醋了光阴里的我江月知离愁咬一口糖想与你星辰璀璨我想每一年的夏季都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