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以退为进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刘丰将手中长剑丢弃在地上,面上似乎是妥协了,“放了父皇,我就让你离开。”

宁王面容狰狞,“你当我是三岁小儿?你一人站在此处,附近怎么可能没有埋伏?反正,我活着出去,这老东西才有命活。”

“你不会真的以为咱们的好父皇会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们吧?他自己还没玩够呢,想要一直牢牢把控整个天下。”宁王近乎疯狂的大声喊叫,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老皇帝一直疑神疑鬼,防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们,对于儿子们暗中争夺储君之位也不管不顾,实则是让儿子们相互制衡,如此一来,老皇帝自己的龙椅才坐得稳。

这一点,太子也明白,只是装作不知。

刘丰当然想要登基,但他要的是名正言顺的登基,而不是乱臣贼子那般谋逆而上,权利,他要,好名声,他也要。

刘丰负手而立,侧过身去,抬头看着左侧山壁上乱石嶙峋,随后仰头呼出一口浊气。

宁王挟持着老皇帝,慢慢移动,只一瞬,从密林深处飞出一支箭射穿宁王的脖子。

老皇帝受惊了,挣脱开宁王的束缚就瘫软在地,并向后退了几步,还是刘丰将他扶起。

宁王瞪着眼就倒地,死不瞑目,眼中是难以置信。他的手下没了主心骨,自然没个章法,赶紧四下逃窜。山路虽七拐八弯,最终追兵一拥而上,将这些逆贼全部擒拿住。

一场逼宫以宁王暴毙结束,皇家猎场又恢复了平静。皇太后让一部分宫人和侍卫留下,清理猎场,又让御林军统领清点伤亡人数,明早据实以报。

皇上惊惧过度又生气儿子谋反,面上仍旧强撑着。

回到宫中,在太极宫前殿就质问太子刘丰。

“无朕诏书,你如何能离开西广宫?即使宁王谋反,朕自有御林军、禁卫军两军合力阻挡。莫不是你提前得知了什么消息,想要做局抬高自己?”皇上在回来的路上,坐在龙辇之中反复复盘此事,觉得到处透着蹊跷和巧合。

皇后坐在下首没有说话,目光沉静。殿内还有替皇上看诊的几位太医,他们迅速开了几张药方之后就退出去。毕竟皇家辛秘,可不是那么好听的,若是听了不该听的,指不定还会被灭口。

皇太后开口道:“是哀家传信的。太子作为嫡孙,自从他被废,哀家有一阵子未见,所以才让慈宁宫拿着哀家懿旨将太子接出来。”

皇上看向太后的目光似有责备,但大原朝以孝道为先,他即使是皇帝,也不敢顶撞太后。

“既然丰儿是得了太后口谕来猎场,那么,那些将宁王叛军击退的将士们是从何而来?既不是御林军,又不是禁卫军。”老皇帝冷笑一声,目光在皇太后和沈皇后之间来回游移。

他就知道,让外戚世家做大就是危险,当初太后娘家安国公府明明已经没有兵权了,沈皇后娘家礼国公府也早已交出兵权,她们从哪儿来的兵力?若不是包庇太子就是太子私养兵力。

思及此,皇帝又暗自恼怒,这些逆子真是一个比一个胆大,都想弑父上位。

“皇帝不必大惊小怪,疑神疑鬼。是哀家得了密信,让他们都保密着。那些击退宁王兵马的将士们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九城兵马指挥司调出来的。早已安排潜伏在密林之中。”皇太后将这事统统揽在自己身上,丝毫不怕皇上的猜忌。

皇上气笑了,“母后好手段,您如何能调出九城兵马指挥司的兵力?”他想着明日定要撤了九城兵马指挥使的职,简直无法无天。

谁是皇帝,这些蠢货都弄不清么?!

“皇帝谁都不必责怪。是哀家用懿旨逼着他这么做的。毕竟保护皇上安危是所有人的职责所在。”皇太后笑道:“皇帝日理万机,总有看不见的密报,哀家知道了就替你斟酌一二,安排一二。”

老皇帝咬紧牙根,若不是因为太后将他养大,他是连太后都想责备怒骂一番。

王公公刚才出去命宫人熬皇帝的汤药,这会儿进了内殿,挤出一个笑容,“禀皇上,您这几日有密报忘记看了。”

他不得不提醒,免得几位贵人口舌之争,这几人都是天底下顶顶金贵的人物。

老皇帝陡然想起,因奏折太多,他又不放心交给其他成年皇子处理,就积压了一些,至于密报,是有几封没来得及看。

白天,他要抽空跟几个道士修炼长生之术,夜晚又要去后宫采阴补阳,确实忙碌又充实。

皇太后趁此又道:“既然皇帝不急于歇息,咱们就说说太子救驾有功,如何赏?”

老皇帝捂着头,“母后,儿子也累了,不若明日早朝,朕与诸位大臣协商之后再定夺?”

皇太后冷笑一声,“但愿皇帝不要一错再错,让皇室蒙羞,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皇后站起身来,莞尔一笑,“臣妾希望陛下早日康复,也好审一审当初那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农家状元郎我,嘉靖,成功修仙修仙从观想三清开始假太子,从推倒倾城太子妃开始大唐:最怂县令,开局御状告李二秦时小说家红楼之乱世奸雄全职法师:神级选择从穆宁雪开始红楼:开局大雪龙骑,封狼居胥